废话生产者

闲言碎语02

文/青鸢

01.

“这世界上有些事就是为了让你干了以后后悔而设,所以你不管干了什么事情,都不要后悔。”

我一直都认为,后悔这个是比任何情感都要来得令人揪心。我这个人很少后悔,因为我总是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想好了退路,或者是已经做好了负责的准备。所以不论结果如何,都可以说是不后悔的范围里面。

但是要说我没有后悔的事情,那也是不存在的。

我后悔当年没有多陪外婆和她看凌晨四点的街道;

我后悔当初曾经自我放弃的自己;

我后悔在恶意浮现的时候伤害了别人;

等等。


我们后悔,大多是两个情况:一是因为事情过程我们付出了/错过了一些事物,二是事情的结果与我们所预料的有差池。当这两点同时存在的时候——

我们付出了很多,却没能得到相应的结果;

我们错过了一些什么,却在结果里面看到了重要性;

这时候我们总会一阵捶胸顿足:“要是我当初……就好了!”

这就是名为“后悔”的束缚。


但是事情既然已然发生,倘若真的也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不如就让它自然地发酵吧。像是原本追求极致光滑与细腻的瓷器中,布满裂纹的冰裂纹瓷器却也是珍品。这世间总有些事情就是奔着让我们后悔而来,虽然我们并不喜欢也并不享受这样的苦痛,但我们无法拒绝与改写。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地在每一次迈出步伐的时候,站稳脚跟——

做事情的时候,不要后悔。

无愧无惧,敢歌敢言。


02.

“什么是静坐观想?什么是舍弃身相?什么是斋戒断食?什么是屏住呼吸?那是逃避自我,只是暂时避开一下自我的折磨而已,不过是暂时缓和一下人生的痛苦和愚妄罢了。”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没有八九也得有六七。

毕竟动物的天性总是趋利避害,我们对美好的向往总是远远高于生活的现实。于是在生活中我们手头的一点念想就像是豆大的烛火,还总是会被风吹得摇摇欲坠,这时候我们说,生活不易。

在摇摇欲坠的生活洪流之中,每个人总是会寻找一些慰藉:

比如物质的自我慰藉:烟草/酒精/毒品/甜食等等;

比如爱好的自我慰藉:书籍/音乐/影视/等等;

比如精神的自我慰藉:宗教/冥想/反省/等等。


我并不否认,类似于修行之类的行为是一种心灵的自问自答。

现在的社会正确总是会动不动就嚷嚷什么“内在”、“情商”等等,一套一套的搞得大家都开始沾沾一点皮毛就开始说要去自我修行,还搞得煞有其事,其实最后总是一场空。

内在不重要吗?不是的。但是,一味地去“内在”里面挖掘,其实是一种纯粹的输入行为。而对外的输出,其实比起输入要更有效率地促进人的成长。

实际上,输入是一种单纯的接受性行为,比如你看书、看电影等等都是一种纯粹的输入,于是你懂得了很多大道理,这叫输入。但是输出是一种多元的整合性行为,你要先有一定的理解,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整合信息,接着依据现实情况来表达出来,比如你和他人交流你的想法与态度、在生活中运用你所理解到的道理等等都是一种多元的输出。

最简单的例子,大概就是很多人懂得那么多大道理,但是依旧过不好自己的一生,其实就是空有一腔的输入信息,却没有对外实践的输出罢了。


03.

“照她看来,小舅妈是好女孩,我舅舅配不上她——我妈总是注意这种配不配的问题,好像她在配种站任职。”

现在总是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很多人会习惯性地对比双方的“条件”:长相如何如何,收入差距多少,家庭境况对比如何,等等。相亲牌子上写的都是冰冷冷的数字:年龄,收入,学历……不禁让我想起《小王子》里曾经讲过的,大人们谈论一个人的时候,总是会问一些数字,比如年龄和收入。

往往喜欢对比的人总会持“门当户对”的论调,不能说毫无道理,但是这就是依据吗?

我们简单取一点出来看,家庭经济条件:双方家庭经济条件相当,是为了让什么东西更相当?其实,是背后的消费观和金钱观,只能说在大概率上经济条件相近的人更容易获得相类似的金钱观和消费观,但是这是绝对吗?


不见得吧。

我们所谓的配对论,出发点是好的,是人们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提高概率的一个选择。但是现在太多人拿来作为金科玉律,上来就断了路,这又是何意?

倘若美好的东西变成这样的配对模式,那又跟种猪配对有什么区别?须知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思维,是我们对世间万物做出了新的阐释,让更多的事物衍生出更繁杂的意蕴。若将自己糟践成了配种站站长,那也真是白瞎了人类的千万年发展。


毕竟,过于现实是麻痹的木偶,过于幻想是沉沦的池鱼。

如果有人问你,是要做木偶还是池鱼,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

我们要明白的是,很多时候,梦想与现实从来就不是一个矛盾对立面——

只是个人的能力和眼界使它们无法共存而已。


评论
热度(3)

© 青鸢 | Powered by LOFTER